北富邦所發行的運動彩券被賦予「不可能的任務」,現今的狀況不過是反應其本質,希望政治人物、民意代表或運動團體放運彩一馬!


運彩 還是運動產業救世主?

日前傳出由北富銀發行的運動彩券因發行虧損可能玩不下去。運彩銷售數據不如預期,原因相當複雜,包括發行機制不成熟、網路業者競爭激烈等,但最重要的是這一年多的經驗已經清楚地指出,當初期待彩券發行導正職棒發展、帶動運動產業及消弭地下彩券市場等目標大概是遙不可及。


猶記十年前,當時的職棒團體就已經要求政府發行運動彩券,許多媒體也大肆鼓吹發行運彩的好處,許多缺乏經費的運動組織眼見彩券可能帶來的金援也應聲叫好,公部門思考運動彩券發行的可行性,許多政策的形成似乎都是由博弈的角度作為出發點,一時之間,運動彩券如同運動產業的救世主或萬靈丹。


對照現今運動的發展,職棒仍陷於打假球的泥淖,地下彩券業者更因網路科技的發達而持續成長,整體運動產業的發展似乎是原地打轉。事實上,綜觀運動產業的發展模式,博弈產業不過是整體產業的周邊或衍生行業之一,通常的經驗是藉由核心產業(如職業運動)的興起帶動周邊產業(如運動彩券),若期望由周邊產業(如運動彩券)推動核心產業(如職業運動)是難上加難,因此,早期賦予彩券過多的不當期望,使得運彩實質功能大概只剩下充實政府部門所需的體育運動經費。


值得一提的是,馬總統在上任後積極推動各項運動政策,為兌現運動樂活島的政見,每年預計編列卅億元的經費,振興棒球計畫也有四年廿億元的經費,而引起諸多討論的游泳推動政策也有每年十億元的預算,統整下來,三大專案每年投入的經費已達四十五億元,毫無疑問地,運動彩券盈餘的效益必然出現遞減之情形。


面對北富邦發行運彩的窘境,可以說是公部門產業政策失靈及發行機構經驗不成熟所致。即使運彩政策的擬訂與執行是順應諸多「民意」而產生,但是主管單位應該要有能力瞭解產業形成與發展的脈絡,並制定適當的產業政策,並非任由媒體主導輿論。現今的運彩應該使之回歸其應有的角色,由市場機制決定其未來,而公部門、學術機構或運動組織自身等,都有必要審視未來運動休閒服務業的發展策略。


【2010/03/03 聯合報】

http://udn.com/NEWS/OPINION/X1/5450601.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yse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