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月到大陸進行一些交流活動,運動似乎已經成為城市發展的重要工具,詹偉雄似乎也為港都高雄提出類似的論點,請看倌享用之:

標題: 搖滾‧足球與高雄世運星河



27年前在高雄當兵,愛河的水是臭的,逛街走一天,鼻子裡會有一層薄薄的灰,但高雄人的信心卻是高昂的,許多創業家故事詭譎離奇,但總帶著在地驕傲(譬如說「拆船大王」),在他們的眼裡,後天只會比明天還更好。

今日的高雄,空氣大幅改善、馬路大而寬、愛河光鮮亮麗,但工商活動卻擺盪到谷底,豪宅難賣,許多名店近年都鎩羽收場,昔日鬧區的鹽埕有如空城,連捷運都大虧錢,每個月要賠掉兩億,再一年捷運公司的資本額就會淨空。

高雄命運的轉變,有各種理由和原因,但從比較深層的結構角度來看,答案卻很簡單:「世界使用高雄」的需求不見了。過去的高雄,吞吐著進出全島的貨物,但隨著製造業集體西進,港口盛世已邈,都市裡沒有新的交易關係,也就沒有經濟成長動能。

高雄要扭轉命運,不是誰當市長的問題,而是台灣要一齊努力,為高雄創造一個「世界使用高雄」的新需求。在此,我的「餿主意」是:讓高雄變成一個東亞的「體育」和「文化」城市,而其中的先鋒策略是:想辦法,組成一支以高雄為「主場」的足球隊,加入中國的「中國超級足球聯賽」(簡稱「中超」);其次,是藉著這次「高雄流行音樂中心」的國際建築競圖,一舉把高雄蕭條中的碼頭,變成全世界最粗獷的海上搖滾音樂會場。

讓高雄踢起足球,看似瘋狂,其實再順理成章不過,近年台灣城市足球聯賽就有四支以高雄為基地(台體、台電、義守和國訓中心),並包辦這兩年全國冠軍;高雄更有伊東豐雄先生設計、全台灣最漂亮、耗資五十億的世運主場館(如果沒有為它找到新用法,光一年折舊費就是一點六億台幣)。中超目前有十六支隊伍,全季交手卅輪,每隊有十五個主場賽會,每場觀眾從一萬五到三萬不等,聯賽中的正選球星平均年薪超過一百萬美金,球隊的球衣冠名權也可賣到數億的人民幣,雖然中超目前也有「涉賭打假球」、流失球迷的麻煩,但這也意味著「讓台灣高雄的加入」會成為一個有力的經營轉折選項。

現代職業運動的經濟動能,在於讓「地方認同」參與到「肢體競賽」,運動員的競技擴大成「地方敘事」的創造與比拚(洋基、紅襪大戰,「體現」了紐約、波士頓現實工商生活中的較勁),也創造了讓城市住民洗禮「激情奇景」的儀式性遭遇,使平凡的人生得以湧現某些「神聖時光」。英國主管文化事務的政府機關正名是「文化、媒體與運動部」,表示他們早已看到了「運動」在現代社會中「生產意義」的豐富潛能,以及背後源源不斷的新交易關係。

高雄作為「搖滾港」同樣有合法性,許多前衛音樂的搖籃都是港口,這和它對各種新生活樣式的混雜需求有關(能出海,也代表對自由的渴望),利物浦(誕生了披頭)、安特衛普、大阪、巴塞隆納、紐約(爵士大本營)都是,如若高雄港口的改造計畫成真,這個絕無僅有的「奇景」加上高雄多采多姿的過往敘事,絕對有潛能為高雄帶來每年數百萬的新消費者。

「台灣高雄」加入中超,前幾年一定輸多贏少,但有可能愈輸觀眾愈多(別忘了,這可是海峽兩岸的對抗,現場還有從大陸飛來的一萬個「客場球迷」),「搖滾港」也需要凌厲的音樂商業人才,這些執行環節都有高難度,但幸運的是,高雄的歷史敘事這麼真實,台灣別的地方沒有,那打鐵煉鋼和汽笛奔鳴的聲響,遲早都會找到它的第二春。

以上全文引用自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5871204.shtml


世運星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yse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