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天結束的里約奧運基本上不太算是成功的賽事案例,當然,這與國內貪汙情況嚴重,貧富差距甚大,
各行各業罷工情況,賽事預算失控,上個月美聯社提出報告是里約奧運的總經費是131億美元,幾項重要的費用包括賽事相關支出是20億8千萬美元,賽事辦理費用是28億美元,設立藥檢實驗室是5千萬美元,新增一條捷運是28億美元,一個舊市區翻新改造專案是42億美元。
即使如此,就個人參訪及文獻彙整,從戰略觀點提出里約奧運籌辦三點戰略面向與諸位分享;
第一,城市行銷: 部份賽事場域規劃結合在地之景點,如開幕典禮選擇在知名的馬拉卡納足球場(Maracanâ Stadium)進行,這個足球場大有來頭,是1950年世界盃的比賽場地,當是單場入場人數超過19萬,非常可觀,而射箭賽事及馬拉松的終點站則是選擇在森巴廣場(Samba Square)辦理,森巴舞堪稱是巴西嘉年華的重頭戲,里約著名的沙灘風景區所在地科巴卡巴納 (Copacopana zone),包括獨木舟則是選擇在拉戈阿羅德里戈 (Rodrigo de Freitas Lagoon)辦理,游泳馬拉松;自由車公路賽及鐵人三則是在科巴卡巴納碉堡(Copacopana Fort)水域進行,帆船則是在光榮碼頭(Marina da Gloria),沙灘排球則是在科巴卡巴納海岸邊的臨時用場館辦理,這些規劃的目的是城市宣傳為主,並且透過賽事轉播向觀眾介紹這些之知名景點。
第二,大眾運輸系統改善,其目的在於提升運輸能力(mobility),特別是提供住在市郊的藍領階級進入城內並能獲得更好的工作機會,這些運輸系統改善包括新增四條公車專用道(Bus Rapid Transit, 簡稱BRT),總長約150公里,導入輕軌電車(Vehicle on light tracks)系統、增加第四條捷運、拓寬São Conrado 到Barra的高速公路等。
第三,城市市容的更新,海灘邊的豪華建築對照在山邊的貧民窟形成一個城市兩個世界的強烈對比,提到,這些貧民窟景象對於整個賽事辦理是一大諷刺,特別是賽事辦理期間或是前後會吸引不少外地遊客,因此,里約當局就推出了改造三部曲;
- 懷柔政策:基於許多貧民窟是治安的死角,政府ㄧ方面派駐打擊罪犯最力的警察部隊採取嚴厲措施實施最嚴厲的掃蕩要將不法行為驅除出貧民窟一方面,則派遣警力進駐貧民區以維持貧民窟秩序並保護一般市民安全。
- 建築美化: 許多貧民窟的建築陳舊不堪,美化工程分為兩部份,一部分是進行拆除,特別是市在市區的邊緣地帶,另一部分則是推出貧民窟彩繪(Favela painting),在部份場館的附近或是遊客可能造訪之處進行建築物外體彩繪,透過建築美學的做法使其成為觀光客的凝視(tourist gaze),這邊也提供貧民窟彩繪的相關連結,https://www.designboom.com/art/favela-painting-by-haas-hahn/,https://en.wikipedia.org/wiki/Favela_Painting
- 景點旅遊;第三個方案則是推出貧民窟許遊活動,讓更多遊客能夠在較安全及美觀的環境下體驗所謂的基層社會的生活型態,一方面,有助於對於貧民窟改造成果之展示,另一方面則是引入經濟活水,這類型的旅遊活動稱為貧民窟(slum tourism),相關報導可參閱下列連結 (https://www.theguardian.com/travel/2013/nov/04/rio-de-janeiro-brazil-favela-tourism。
透過上述作為使得政府有效管理貧民窟地區,毫無疑問地。這些賽事籌辦帶給政府這些城市改造工作的必要性及正當性,
綜整上述說明,可以發現賽事辦理的目的已經超越運動賽場的勝負,里約奧運辦理的動機與城市發展是密切相關,姑且不論成效,我與各位看倌更想了解即將要辦理的台北世大運籌辦的效益是否為這個城市,甚至國家帶來更多發展的能量。
資料來源:
Haferburg, C., & Steinbrink, M. (2017). Mega-Events in Emerging Nations
and the Festivalization of the Urban Backstage: The Cases of Brazil and South
Africa. The SAGE Handbook of New Urban Studies, 267-290.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