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距離台北世大運開幕僅剩幾天,賽事籌備工作也陸續就定位,但總感覺少了一些啥味道,

心中一直惦記著2012年某知名財經雜誌在該年5月份對倫敦奧運進行的專題報導,其標題名為「17天打造下個70年」,詳盡描述倫敦辦理奧運的歷程及整個賽事辦理對於倫敦市,甚至是整個國家的影響,整體報導強調的是倫敦如何透過辦理奧運為城市翻並且為下一代打造新的希望。無獨有偶地,該年六月份,一份與文化美學有關的雜誌也針對倫敦奧運做為封面主體,令人驚訝的是其報導頁數從154頁開始到213頁,對,是59頁,UNBELIVEABLE,熟悉媒體生態的朋友可能立刻想到這些應該都是葉佩雯(意即業配文),我理解到是這家財經雜誌是應邀前往倫敦採訪,第二份雜誌就不了解,是不是業配文不是我關心的重點,個人覺得很厲害的是英國佬能夠把倫敦奧運的故事說得讓活靈活現,一場運動賽事不僅可以改造老舊市區、帶動文化創新、促進產業以及造福未來子孫,事實上,上述倫敦奧運相關報導談的是賽事的資產(Legacy),許多地方翻譯成遺產,按照華人習慣,這個詞不太討喜,現今國際大型運動賽事的辦理的重點已經不只是運動員在競技場的一較高下,城市或區域因為這個賽事帶來的翻轉或是產業的成長是更多人所關注的,因此,這些媒體花了諸多篇幅介紹倫敦如何利用奧運賽事創造硬軟體的資產。

而更讓人驚訝的是,倫敦奧運籌委會竟然把這些故事帶到台灣了,倫敦到台北約是9800公里,飛機直飛約14個小時,願意把這個故事傳到萬里之外的台灣,這些心思卻是令人佩服,也似乎反映出英國人很在意倫敦奧運的故事,巴不得讓全世界的人都認識這個奧運。

話說那麼多,其實我比較關心的是即將要登場的世大運是否也能夠為台北,甚至台灣帶來精采動人的故事以及所謂的有形及無形的資產。就長期觀察台北世大運的籌辦作為,除了近幾波的廣告案引起較多矚目之外,似乎對於資產這件事情似乎放到一邊去了,為何資產這件事情這麼重要是因為辦理大型賽事所需經費不貲,賽事資產規畫其實是所謂投資報酬的概念,換言之,資產強調長期的效益,較不是短期的效果,而一場台北世大運的經費可能高達170億元以上,面對此一巨大投資案,不得不去思考台北世大運為我們留下了什麼?

     先回到倫敦奧運的案例,來了解賽事資產是如何形成的,首先倫敦奧運會籌辦分為兩個單位,第一個單位是倫敦奧運交付管理局(London Olympic Delivery Authority),負責興建賽事場館,第二個單位是倫敦奧運會組織委員會(London Organizing Committee of Olympic Games),負責賽事辦理及商業活動,所以呢,後者一肩挑起所有與賽事有關的工作,而管理局則是處理賽事資產規劃的事務,事實上,英國佬早在2005年申辦奧運的同時,就已委託資誠聯合會計事務所(PWC)執行一項名為「奧運影響評估研究」(Olympic Games Impact Study)的計畫,該研究主要是要了解奧運對於倫敦,甚至全國在經濟、社會及環境之影響。之後,其主導運動事務的文化媒體運動部(Department Of Culture, Media and Sports)及相關單位針對賽事資產進行一系列之行動方案及研究,其四大資產的落實也召集相關部門進行合作,以經濟資產為例,包括的單位有倫敦奧運交付管理局、英國貿易及投資署、倫敦發展機構、商務、創新及技能部、倫敦市、奧倫敦奧運資產公司、奧運會主辦區域單位、英國旅遊局及英格蘭旅遊局等。值得一提的是英國貿易及投資署也將奧運視為一個跳板輸出倫敦奧運籌辦經驗及英國廠商的專業,其投資貿易署規畫一個全球運動專案(Global Sports Projects),就是要幫英國廠商在海外招商,特別是對於要辦理大型國際賽事的國家或地區。同時,這些奧運資產的概念也透過種管道進行宣傳,除了之前所提在國內媒體刊物的報導之外,兩名關鍵人物,第一位是籌委會的執行長柯伊(Sabastian Coe)另外一位是時任的倫敦市長強森(Boris Johnson)也利用各種場合宣揚敦澳資產,英國駐台辦事處網站也提供相關訊息,甚至來應邀台灣參加研討會的英國學者也以敦奧資產為主進行專題演講。

另外,文化媒體運動部在賽後辦理一年提出了更完整的報告,針對全球運動專案的成效,結果顯示英國廠商從2014巴西世足賽及2016里約奧運籌辦事務爭取了1.2億英鎊的合約,另外,英國廠商在2014年索契冬奧及2018世足賽籌備初中也獲得了超過60個的專案合約,持續性的管考及成效,都可見其用心程度。

當然,所有賽事資產都是提早規劃,倫敦奧運是如此,2010年的溫哥華冬運亦是相同,雖說溫哥華是在2003年爭取到2010年冬季奧運承辦權,但其申辦委員會在2000年時就成立了名為「Legacy Now」的資產規劃單位。

    檢視台北世大運所有相關報導,似乎台北世大運的資產內涵到目前是相對隱性,應該有資產,如選手村的日後運用及對於在地整體發展的效益,同樣地,籃球館及網球中心日後的主要用途及對於運動整體的推展所扮演之角色等,籌委會應該把相關論述做更完整之說明,當然,原本可能是最大資產之一的大巨蛋,因被柯市長視為弊案之一,遲遲未有進展,是台北世大運的一大損失。再加上柯市長對於世大運一項是採取樽節辦理為最高原則,少見整體資產或願景之闡述。

回想2009年的高雄世界運動會及台北聽障奧運會的籌辦,基於是國內首次辦理國際綜合性賽事,輿論界對於北高兩市是否能夠順利完成籌辦事務其實都有些疑慮,而且世運會及聽奧在籌備上亦有其難度,以世運會為例,由於許多競賽項目屬於非奧運競賽種類,如定向越野、相撲、高空跳傘、、、等,部份較冷門的運項目缺乏專業人才,加上世運會也都是全球頂尖好手與會,競賽事務規範亦相當嚴謹,以定向越野為例,賽事所需地圖繪製必須仰賴國外專業人員協助,而相撲運動賽事所需要的土俵在國內亦是少見,也是透過多方管道了解施作過程,高空跳傘運動在國內少見,飛機必須飛到至少一萬英呎以上才讓運動員跳傘,針對此,尋覓合適的航空公司及突破航高限制規範亦是花費九牛二虎之力,這些也都是世運會當時籌辦的挑戰之一。而台北聽奧運動會的籌辦挑戰在於如何與運動員溝通,畢竟,聽奧運動會是聽覺障礙的運動員參與,在許多賽事的規畫都必須與一般的賽事有所不同,如田徑與游泳賽事的發令機制必須要用視覺發令系統,其他的賽事也都仰賴視覺或是手語進行溝通,更有趣的是手語也有所謂的地區性,每個地區或國家的方言也不盡相同,這與常態賽事的溝通模式大異其趣,這也增加了賽事籌辦的困難度。但經過事實證明其實我們行政部門及體育界有足夠的能力完成大型國際綜合性運動賽事辦理,經過八年之後,台北世大運登場,我們應該不僅是期待順利完成賽事籌辦,更期待能夠帶動整體社會及產業的發展,特別是世大運的申辦歷程受到兩岸政治情勢影響,過程異常艱辛,經過三位總統,四次的失敗,16年的努力才竟功,基於我國國際情勢特殊,運動在1980年代之後成為我國爭取國際空間的重要平台之一,辦理國際賽事有其國家政策目的,換言之,辦理賽會的城市其實就是國家的代理人在執行國家事務,其作為應以國家利益為出發點,況且,本次世大運經費幾乎是在中央政府的權力下全力支持,相較於當年的高雄世運及台北聽奧有更充裕的資源。台北世大運一役其實不僅是一場運動賽事,而是國家行政力量整合展示的平台,事實上,也應該是許多台灣精品進軍亞洲盃或世界盃的最佳時機。 

    距離開幕只剩倒數幾天,台北世大運籌委會一方面應掌握時間強化相關資產具體論述,另一方面則掌握世大運的轉播單位,包括歐洲運動頻道、亞太廣播聯盟及美國的ESPN等及採訪的世大運所有媒體,含百餘位的外國媒體,闡述台北世大運的資產,希望借重媒體傳播的力量,凸顯台北世大運的永續資產價值並成為未來國內賽會辦理學習的新典範。

 

 

 

該文業已刊載於天下雜誌獨立評論

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5979?utm_source=Facebook&utm_medium=Social&utm_campaign=Daily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ysem 的頭像
    hysem

    運管園丁---煜老師的天空

    hyse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